新华社堪培拉12月19日电 通讯:来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协见证中国发展缩影
新华社记者白旭 岳东兴 田晨旭
“每次到中国,我都会感慨于中国发生的新变化?!卑闹杏押眯崾锥嫉厍只嶂飨薅た涨霸诳芭嗬募抑薪邮苄禄缂钦咦ǚ檬比缡撬?。当谈到分会对中国一所学校近20年的资助时,这位1982年就到访过中国的老人说,这些年来这所学校和学生们的变化,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
采访时,凯尔翻看日记,讲述了最初对北京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提供资助的情况??担蹦臧姆娇疾旃煌难?,最后通过北京市对外友协联系到了这所位于山区并被称为“北京最北的小学”。
新华社记者日前到学校实地采访了解到,20年前,这个地区大部分家庭以务农为主,低收入家庭较多。据学校校长刘久磊介绍,当时孩子们的一些文具都需要学校和老师资助购买。
“第一年我们资助了21名贫困学生,”凯尔回忆说,“我们的想法是,对这些学生从小学一直资助到上高中。截至目前我们已资助了大约250名学生,为他们筹款超过3.6万澳元(约合17.9万元人民币)?!庇氪送保腔瓜蜓T陀⑽氖楹桶奶厣湍钇?。
据刘久磊介绍,这是给予学校时间最长且不间断支持的唯一一个外国民间机构。
学生郭禹昕今年12岁,分会已连续两年向她提供资助。“那些叔叔阿姨们很和蔼,也很友善?!?/p>
今年16岁的郎今缘也是接受资助的孩子之一。2012年,她父亲意外离世,全家主要靠母亲务农维持生计,当年分会赠予的400元助学金相当于她一个学期的开销。去年,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怀柔最好的中学。
“我特别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郎今缘说,“如果将来有机会,我也想去澳大利亚看看,同时希望帮助到其他有困难的小朋友?!?/p>
在接受澳民间机构捐助的同时,该小学还得到北京市各级政府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帮扶。学校随后成为北京市最早挂牌的民族学校之一,并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如今,学校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教学楼翻新加固,设施齐全的室内健身房建成投用,供暖设备更新换代,学生宿舍新修了独立卫生间。
去年,凯尔到学校参观,感受到学校发生的显著变化,特别是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说,孩子们很快乐,学校现在不但重视主要课程,也强调文化和艺术类教育,孩子们可以做非常漂亮的剪纸。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杨治对记者说,澳大利亚有不少像凯尔这样的民间友好人士,他们期盼两国友好。
刘久磊表示,外国友人的帮助拓宽了大山里孩子们的视野?!巴夤讶硕嗄昀吹淖手坏煤⒆用茄有б?,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温暖。我们希望能够延续与澳中友协的友谊。”(参与记者:强力静、姚雨璘)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