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全球青少年自杀率的飙升,正在成为这场疫情的次生灾害?!拔艺娴幕畈幌氯チ恕薄拔揖褪窍胨馈薄馐亲陨闭叩摹案姹稹甭穑坎?,这是他们的“求救”。
1
要么优秀,要么完蛋
滴滴答答的雨点敲打在玻璃窗上,脸色苍白的婷婷盯着看了很久。“我不开心,烦躁不安,只有割手腕的时候感觉舒服一点?!?/p>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自杀的想法?”医生问?!昂茉缫郧埃细鲂瞧谔乇鹎苛?。奶奶家在7楼,我趴在阳台上看过跳下去的落地之处?!?/p>
婷婷只有13岁。还有14岁的小颜、15岁的畅畅、16岁的云霓……他们都因为有自杀倾向或多次自杀未遂,被带到心理医生面前。
“这次疫情作为创伤事件的规模之大几乎令人无法想象?!泵拦缏妆妊谴笱б窖е行男睦硌Ы淌谟韧叨つ诶镅撬担秸蚩植老魇录⒌慕孤侵辽偈艿降赜蛳拗?,而这次疫情的杀伤力“没有国界”。
某城市医院的门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3~16周岁抑郁症伴随自杀倾向的患者占学生患者总数的比例很高。尽管自杀倾向中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各占一半,但学业压力、亲子矛盾、深度网瘾、拖延惯性产生的心理冲突等,已成为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我爸爸脾气不好,他发脾气的时候我就想躲起来或者逃出去,但疫情隔离在家的时候我没办法”“我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用棍子打我,用脚踹我的肚子”“我总是感觉有人在监视我,还听到有声音跟我说,让我去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临床工作中接触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孩子”,都有深层的原生家庭问题。父母的教养方式让很多患者很小就被植入了一些强烈的人生信条,比如“我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要么优秀、要么完蛋”。
值得警惕的是,教师的情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传导给孩子??己搜沽Α⑴琶孤堑鹊贾碌母耗芰?,都被包裹在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里。
2
感谢那个“看穿”我的人
“初二之前,我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张国荣跳楼自杀’上?!奔叫≡捕氖焙?,她穿着明黄色的连衣裙,眼眸里有光。很难想象她曾经历过暴食、厌食、嗜睡、睡不着、自残、自杀未遂等反复折磨。
“熬过了初三,进入高中,抑郁这股势力又不知不觉中卷土重来。害怕新的一天、新的负担,适逢考试必出幺蛾子”“从小到大被戴上的高帽子太多,让我不能接受自己失败,又害怕自己成功”……
浙江省心理?;稍ぷ易槌稍闭旁馗K?,很多类似小圆儿这样的孩子,与身患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不同,有非常强烈的求生欲。他们所要逃避的是痛苦,而不是生命本身?!白骷弊约旱男形此品杩瘢词头懦隽酥匾那缶刃藕?。
“我真的活不下去了”“我就是想死”……这是一种“告别”吗?不,这是“求救”。
“当我们了解人们并不是想结束生命,而是想结束痛苦的时候,活下去,是我们背起当事人渡过的河,是我们与当事人相互搀扶走过的路?!焙笔∧承睦斫】笛芯克睦硌Ъ已钗⑺?。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如果可以利用患者矛盾心理增强其求生欲,自杀的风险就可以降低?!拔艺娴暮芨行荒歉觥创业娜?,他是我的主治医生?!毙≡捕怠?/p>
很多时候,想开了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小圆儿如今成为心理康复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我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和我曾经一样痛苦的人?!?/p>
3
当我们讨论自杀时,
其实在讨论如何活下去
美国精神病医生马克·郭士顿曾将自杀者的心态概括为“八个无”:无望、无助、无力、无用、无价值、无目标、无意义、无所谓。直到实施自杀动作的那一刻,这些心态都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则认为,社会规范、联系与义务越少的人,越可能自杀。人们需要义务及约束来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
这些看似形而上的研究,其实都围绕着一个议题展开,就是从“终极”层面寻找自杀动机里的共性,然后更好地预防自杀。年轻生命对于“如何活下去”往往有着强烈的主观追求,而这种追求恰是预防自杀的突破口。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赵国秋说:“我们需要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启动?;稍ぴぞ低常睦砦;稍びτ糜谇嗌倌耆禾宓母髦滞环⑹录ㄈ缱陨钡龋┑纳坪蟠碇小!?/p>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网络社交对年轻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的影响?!盎鸨亩淌悠敌幸当澈?,是一场对青年群体的孤独收割?!敝泄缈圃貉芯吭绷踯拔等衔?,孤独经济的兴起和年轻人自闭式社交的泛化背后,是日益庞大的空巢青年。孤独感泛化、低欲望心态蔓延、厌世自杀……为了摆脱这种惯性,必须帮助年轻人与网络社交达成“和解”,帮助他们走出“信息茧房”效应可能带来的极端化倾向。
最后,我们必须想办法说服伤痕累累的年轻生命,尽管看上去并不理想,但总还有其他的选择。绝大多数时候,“痛苦地活着”会比“死亡的解脱”更有意义。
上世纪70年代,穷困潦倒的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在画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差不多同一时期,正在承受残酷迫害的中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却没有选择自我了断,而是一边劳作一边坚持创作。多年以后,她穿着朴素的白衬衣,坐在一把老藤椅上,这样回忆起自己的选择:人啊,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就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记者 俞菀)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