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硬承诺”传递三大信号
新华社记者康淼、凌军辉、王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含“金”量很高,除了有关民生的数字指标“抓人眼球”外,报告更是作出了一系列包含“务必”“一定”“必须”“确保”“决不”等表述的“硬承诺”,不说空话、不留余地,传递出三大信号。
信号一:“减”去负担,“加”出活力
报告指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叭繁V饕幸邓案好飨越档?。”“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薄敖衲晡癖厥蛊笠堤乇鹗切∥⑵笠瞪绫=煞迅旱S惺抵市韵陆??!?/p>
这份减税降费的“硬承诺”直击当前实体经济的痛点和难点,彰显公平和效率,目的是让企业有明显的获得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说,近2万亿元减税降费清单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体现,也是今年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发力的目标。
报告还指出,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扒惺凳怪行∥⑵笠等谧式粽抛纯鲇忻飨愿纳疲酆先谧食杀颈匦胗忻飨越档?。”
全国人大代表、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兰平勇说,一方面通过定向降准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精准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通过清理规范收费等让融资成本明显降低?!罢饨行Щ航馄笠堤乇鹗切∥⑵笠档淖式鹄?,让融资环境更加公平?!?/p>
减负担,加活力,添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说,报告提到“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民间资本”“民间投资”“小微企业”多次?!肮腋裼笠低瞥鲆幌盗懈母锞俅?,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实实在在?!?/p>
信号二:“托”抬民生,“托”起希望
报告指出:“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薄拔颐且×ξ褐诰燃苯饫А⒀┲兴吞?,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缓解困难地区财政运转压力,决不让基本民生保障出问题。”
报告对于民生支出浓墨重彩: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到60%……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认为,报告直接抓住百姓生活中的具体痛点、难点,提出实招、开出“处方”。
民生实招还有很多,如“要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抓紧制定专门行政法规,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报酬”“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网速更快更稳定”“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硬承诺”背后是政府要过“紧日子”。中央财政要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
信号三:规范律己,实绩说话
报告指出,政府要坚决把不该管的事项交给市场,最大限度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凹峋隹朔既氩蛔加南窒蟆!薄凹峋鲋卫矶嗤芳觳?、重复检查?!薄熬霾辉市砀阊≡裥灾捶?、任性执法,决不允许刁难企业和群众。”
“硬承诺”需要政府“硬作为”。报告对政府行为做出一系列强制性规范,对监管者也要强监管、立规矩,态度坚决、不留余地。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洪波说,在一些领域,个别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手中的权力,避重就轻、优亲厚友,潜藏腐败风险,影响公平、开放、透明营商环境的打造?!氨ǜ婕岢治侍獾枷?,坚决向执法领域的丑恶现象说不,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预?!?/p>
报告还指出,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对拖欠企业的款项年底前要清偿一半以上,决不允许增加新的拖欠。
政府带头讲诚信守契约,市场才会形成诚信公平的竞争环境。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代表认为,只要平等保护、公平竞争,就能够增强民企信心,增加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