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县上世纪70年代的沼气池,当时吸引国内外数万人参观。记者蒋作平摄
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李绍中的沼气报道。
上世纪50年代,李绍中采访归来。老照片均为记者刘坤翻拍
在第20个记者节到来之际,想起一位新华社四川分社的前辈记者李绍中同志。想起他默默耕耘、长期坚守在民生行业的人民情怀,想起他淡泊名利、对党忠诚、孜孜不倦、深入调研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李绍中同志1924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6年9月进入新华社四川分社,直到1983年4月去世,从事农村报道26年多;他深入基层采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报道,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关于四川开发利用沼气的报道,被同事们敬称为“李沼气”。
上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为宣传报道沼气,李绍中走遍了巴蜀大地的山山水水,以党的新闻工作者所特有的敏感,不遗余力地追踪四川沼气技术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经验,写出了百余篇有影响力的沼气报道。
翻开1974年《人民日报》采用新华社四川分社稿件的剪贴本,1月8日第四版上有两篇李绍中采写的沼气报道。
一篇是消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代替柴草和煤炭——四川省许多社队采用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文中写道:一九七○年十月,严重缺柴的中江县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土法制取和利用沼气的科学实验获得成功。他们的经验在全县推广后,受到了中共四川省委的重视,认为用沼气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来代替柴草和煤炭,是我国农村燃料史上的根本变革,是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
另一篇是通讯:《“煮饭不烧柴和炭 点灯不用油和电”——四川省中江县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利用沼气的调查》。文中写道:龙台公社第五大队历史上是个缺柴区。以第四生产队为例,在办沼气之前,七十二户社员中,除了一户篾匠外,家家每年都缺三四个月燃料,全队每天用于砍柴割草的劳动力至少二十多个。
两篇稿件均见闻详实、具体生动。如通讯稿中描写第一口沼气池点火的场景:大家亲眼看到主人把开关扭开,擦一根火柴往炉子里一点,“嘭”的一声,十几个“泥足”立即喷出淡蓝色的火焰;主人又点燃了沼气灯,只见那相当于一百瓦电灯泡的白光,一下子把屋里照得通明……
《人民日报》在同一天刊载同一地方有关沼气工作的两篇经验性报道,与记者长期深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个领域并得到业内认可大有关系。我们翻阅资料发现,《人民日报》还刊发过李绍中采写的《综合利用生物能,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搞好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沼气科研和建设的新课题》《一能多用,誉满山乡——四川省绵阳市农村沼气建设效益调查》等代表性报道。他还采写了长篇调查《万家灯火凯歌欢》,以及《关键在于领导的认识和决心》《沼气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一批沼气调研参考报道。
翻阅《四川沼气志》,其中用了整整3个页码介绍“李绍中”。书中记载:“李绍中长期从事农村采访工作。有一次,他十分激动地谈到川北某县一农民为了给到他家的县领导烧开水,不得不忍痛锯房檐当柴烧;有些农民为了应急,砍床脚当柴烧的事也时有发生;有的地方为了外出找燃料,男女老少,长途跋渉,日夜奔波,有的甚至摔死、累死。谈到这些,他无不痛心疾首,深感作为党的宣传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重大。”
他“从不同角度撰写稿件,及时向中央、向全国人民反映了四川农村燃料史上的这一重大变革”。时任四川省委书记杨超同志曾对李绍中说:“你可是中国新闻界沼气宣传报道第一人啊!相信我国沼气事业发展历史上会留下你的名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报》1974年1月8日刊载的李绍中的沼气报道,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使他萌生了到四川学习办沼气的两篇报道。
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与习近平一起去四川考察沼气的北京知青、时任延川县关庄大队包队干部的黑荫贵回忆说:“1974年1月8日《人民日报》介绍了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后,引起了时任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的关注和兴趣,他产生了到四川学习办沼气、解决当地缺煤缺柴问题的想法。”
李绍中怀着探索解决群众燃料问题的自觉使命开展调查研究,写出了信息价值高的报道。而读了报道的习近平,同样怀着想解决群众燃料困难的迫切心情,不远千里来到四川开展调查研究。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当年采访习近平等人写出《取火记》的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曹谷溪回忆:“在习近平插队的年月里,他目睹陕北群众不仅口粮严重不足,连煮饭的柴禾也非常困难。”“有一年,一个干部下乡在农民家里吃‘派饭’。面条煮进锅里了,突然无柴可烧,连牛粪、羊粪都没有了。那女人赶快脱下自己的布鞋置入灶火口,用力紧拉风箱,终于煮熟了锅中的面条。我深深理解他试办沼气的良苦用心。”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记协理事会代表时提出,要以“四向四做”为标准,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重温45年前有关沼气报道的故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要当好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具备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自觉修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真心。这是坚定“四向四做”的思想基础和源头。
正是拥有“急群众所急”的强烈为民情怀,李绍中对工作一直孜孜不倦。据他女儿李晞回忆:“在我的床前就放着他的书桌,每当夜里我醒来,常??醇樽狼暗牡苹沽磷?。父亲的书桌上,摆满了稿纸、采访本,他就在灯下不停写着?!?/p>
李绍中的作风和人品,也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1983年4月身患结肠癌的李绍中放心不下自己倾注心血沉浸多年的沼气报道,在弥留之际把这件苦差事郑重地交给了他的妻子,同为新华社记者的欧阳惠筠。
“当时我父亲已经病重了,但他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沼气宣传,他把我母亲叫到了他的病床前,告诉她‘沼气宣传的接力棒,就交到你手里了’,然后我母亲满含热泪望着他说‘我会的’?!崩顣劯嫠呶颐?。
李绍中的夫人——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欧阳惠筠接过了沼气采访宣传的接力棒,直至她退休前,农业部沼气研究所举办的每期国际沼气讲习(培训)班,她都做了采访报道,为中国的沼气事业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她还就国内外沼气技术的新进展新突破进行了10余年的跟踪采访报道,使利国利民的沼气不断深入人心。2017年始,该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进一步加大为沿线国家培养沼气技术人才力度。
通过李绍中夫妇的接力宣传,四川沼气工作的经验不仅在国内得以推广,而且吸引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德、日、英等7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代表前来四川学习取经。推动沼气不仅成为上世纪中国的骄傲,也是新中国向世界输出的一项科学技术。
如今,随着习近平新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沼气事业必将在绿色革命、环境革命、厕所革命、能源革命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李绍中并未因沼气报道而获得什么特殊的利益。他生前默默无闻,几乎未获什么奖项。病重期间的李绍中还多次向分社党组织递交思想汇报,并再次亲笔工整书写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临终前完成他加入党组织的夙愿。终于,在他去世前三个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天他欣慰地笑了,还叮嘱家人:“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身处顺境或是逆境,永远不要忘了要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永远跟党走!”
寻访往事,我们为李绍中前辈感到欣慰,因为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内的广大读者的肯定,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他是我们新华社四川分社的骄傲和自豪,他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同样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定信念,持之以恒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继承大搞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如此方可守正创新,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记者惠小勇、蒋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