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海涛)传统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以近地分布的观测点为主,难以反映区域全貌,而卫星观测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近日,由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搭载在高分五号卫星上的大气环境观测三大核心载荷,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八研究院组织的在轨测试总结评审,标志着中国大气环境观测技术取得新突破。
这三台大气探测载荷2018年5月随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当月均实现了开机成像。三台载荷分别是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和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分别承担着污染气体、温室气体和颗粒物污染的观测任务。
据介绍,中国大气环境监测以往依赖国外卫星综合观测数据,由于并非原始数据的实时发布,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以保证。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司福祺表示,这三台载荷能够针对地球大气层敏感成分要素进行全球快速精确的信息获取,还能对地表污染源的产生、输送和消散过程进行分析,对推动环境监测监管、应急研判、评价规划将发挥积极作用。
评审结果显示,EMI为中国首次获取了大气痕量气体二氧化氮等的全球分布状况,其分布特征与国际同类卫星结果一致;GMI获取的温室气体光谱数据和国际同类卫星观测结果一致;DPC获取了多光谱、多角度偏振图像,成功反演了全球陆地、海洋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及云相态分类产品,已成为全球唯一可在轨业务化运行的采用偏振技术手段探测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器。
【纠错】
责任编辑:
韩家慧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