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题:天道酬勤的大地赞歌——写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
新华社记者董峻、王飞航、王建、姜刚
22日是秋分节气,人们迎来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春种秋收本是四季轮回,而在2020年的时光记忆中,田野里却起了非同寻常的波澜——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农民种田节奏,面对耽误不起的农时,上下合力保春耕;
南方洪涝伤及粮食生产,洪水退去后人们抢种补播,确保丰收到手;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粮食安全牵动人心,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亿万农民以汗水浇灌出丰收硕果,为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9月15日拍摄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田地中呈现的“五谷丰登”字样(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丰收的“味道”不一般——沉甸甸的果实里,有欢欣、有艰辛、有信心
日头刚冒尖,种粮大户李孝斌就下地侍弄起庄稼。9月下旬,山西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密密层层的玉米快成熟了。
“再有一星期玉米就能收了!”他的满心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今年雨水多、玉米长势好,李孝斌估摸亩产能上1600斤。
22日,由农业农村部主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万荣县举办。
“其实天帮忙只是一方面,好政策托着底,靠科技是关键,人努力最重要!”他总结道。
这真是一年中最让人骄傲的季节。辛勤耕耘终于迎来大地的丰厚回馈。
这是9月15日拍摄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黄河岸边的稻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曾几何时,春耕时的突发疫情、夏播时的罕见汛情、入秋后的超强台风……考验接踵而至。
“汽车停运了,买不到肥料、雇不到帮手,眼瞅着要误农时,整宿睡不着哇。”回想起开春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时那一幕,山西夏县西谷村农民谷王学连连摇头。当地农业部门及时组织调运农资、农技人员指导采用旱作新技术,加上他春管到位,夏天时的小麦收成比往年还强些。
而在安徽桐城,天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鲍峰曾经悬着的心,这几天才放下来?!?月、7月间遭遇多轮强降雨,水稻三天两头被淹,最深处有一米半?!北辶拐彝诰蚧謇砗拥溃嗝と怂匙盘锕∈柰ㄅ潘?,终于解除了涝灾警号。眼下合作社的早稻已收,晚稻看长势又是个丰收年。
在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梅山社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8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博涵摄
半个月里台风“三连击”造成庄稼大面积倒伏,也一度让“北大仓”黑龙江的不少农民揪着心。“以前雨水一大,动不动就涝,现在基础设施跟上了,田成方、渠通渠,抗灾管大用了?!备唤跏卸彼锵执┗ㄒ岛献魃缋硎鲁ち醮涸ぜ?,每亩水稻比去年能多打二三百斤。
今年夏粮增产、早稻增产,粮食产量的“大头”秋粮也丰收在望。这是上下同心、努力加实力的结果——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耕前就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种粮基本收益,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
在关键农时,中央及时发出《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指导科学防灾减灾,给农民吃上“定心丸”。
天道酬勤。每一位农人、每一季耕耘、每一次战胜挑战……才有了这不一般的丰收之味!
9月17日,山西省万荣县万泉乡东丁村村民在收割高粱。?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丰收的“气质”不一般——俯瞰金色大地,中国有底气
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年初在湖北农村老家经历了一场抢粮小风波,至今印象仍然深刻:
1月26日,陈萌山突然接到表弟发来的微信,说村里马上要封闭管理,大家都在抢购大米,货架快空了,要不要帮他买几袋?陈萌山迟疑了一下,回复说“先不买”。3天后,他在村里超市看到货架上米面充足、买者寥寥无几,心里终于踏实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产品供应始终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无论是上千万人的“重灾区”武汉还是偏僻乡村,即使采取了史上最严格的封闭管理措施,人们也没担心饿肚子。
再回顾去年,我国粮食总产66384万吨,已连续第8年迈过60000万吨台阶,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昭示着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
“农业丰收夯实了我们从容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强大基础。”陈萌山深有感触地说,“农业根基稳,发展底气足?!?/p>
丰收不仅是吃饱肚子的口粮丰收,更是吃好、吃营养的全面丰收。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里的金色稻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张涛 摄)
从东北黑土到江南水乡,从东海之滨到西北高原,秫熟稻香、牛羊成群、瓜果飘香,泥土中都透着丰收的喜悦。
从田间地头到烟火气十足的农贸市场,再到百姓家里一茶一饭,农业丰收既是中国经济巨轮远航的底气,也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底色。
即使是持续牵动人心的猪肉,在稳产保供政策激励和市场拉动下,8月各地猪肉价格已趋稳,进入9月略有下降。重庆市荣昌区兴旺种猪场的负责人郭平,这几个月每天都忙得连轴转。上门买仔猪的养猪户越来越多,应接不暇的她开启了“夜市模式”,有时甚至“夜市”和“早市”连到一起。
“非洲猪瘟的稳定防控增强了养殖信心,越来越多养猪场户复养和增养?!迸┮蹬┐宀啃竽潦抟骄志殖ぱ钫窈K?,“随着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市场供应正逐步改善。”
9月20日,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村民李晓芬在整理刚刚收割完的玉米。新华社发(柴婷 摄)
消费者的餐桌要更丰盛,农民的荷包也要更丰满。农民有更大的收益、农村才能成为希望的田野。这样的故事随处可见——
云南昆明市晋宁区韩家营村的花农韩刚,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鲜切花消费和出口急剧萎缩时,及时改种成熟期更长的多肉植物,终于撑过艰难时刻。随着市场回暖,他重新种起绣球花,还在鲜花基地直播卖花,效果不错。“未来会继续提升绣球花品质,为更多人装点生活?!?/p>
“近3年村里建起高标准农田,青稞产量提高了,卖给加工厂的一年比一年多?!蔽鞑厝湛υ蚴猩V樽吻状胄巯绱隙汛宓钠照湟槐甙焉垢傻那囡敖榇槐咚?,“用上新品种、播种和收割又是农机作业,每亩地省了45元成本,这也是增收?!?/p>
在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梅山社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黄博涵摄
“今年收成比去年好?!鄙蕉轮菔形涑窍匚骼罟潘麓宓哪昵崛舜蠖嘣谕獯蚬?,种地缺劳动力。在村支书马守良带动下,全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股东,发展起适宜机械化种植、效益更好的谷子产业。眼下谷穗饱满密实,预计亩均增产七八十斤、增收60元左右。
……
年丰远近笑语乐。一幅幅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图景,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质!
一名游客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内游览(9月21日摄)。 新华社发(张涛 摄)
丰收的“韵律”不一般——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主旋律
这几天,黑龙江克山县齐心村脱贫户杨守业和老乡一起,给当地一家合作社采收马铃薯。他家10多亩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每亩地有650元收入。杨守业在合作社打打零工,一年又能挣五六千元。
“平时用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焙献魃绺涸鹑搜罟舅担袄舷缑峭哑逗?,这规矩也不变?!?/p>
习近平总书记5月在山西考察时,对大同市西坪镇坊城新村的村民们说:“一定会越过越好!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这话激励着亿万农民。为了把日子过得更好,人们的脚步没有停歇。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联星村,村民种的番茄吸引来国内最大连锁餐饮集团之一的西贝餐饮公司。采购商把收购点设在地头敞开收购,单价比其他收购商高了一半左右。村民乐开了花,公司采购负责人武宝林也喜上眉梢。
为给西贝名菜“柿子烧牛肉”找到“味道纯正”的番茄,武宝林尝了全国几十个种植基地的番茄,认为联星村的“丰收128”番茄味道最好。这个品种各地常见,为啥他偏偏看上了这里的?
“常规品种能种出老味道,秘诀就是用了北京一家公司研发的新型肥料。这是专门针对番茄生长需求设计的配方肥。”村委会主任庄培军说。
在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梅山社区,农民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8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博涵摄
联星村番茄热销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当地正在打造“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把自然资源“天赋”和现代科技有效结合正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南国水乡,秋风也吹来新的希望。湖南岳阳市湘阴县的鹤龙湖,成片莲藕进入采收季。挖藕、洗藕、打包、装车一条龙作业,白胖胖、脆生生的莲藕很快就一车接一车运往外地。
从深圳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谭灿,今年在这里打造起莲藕种植基地?!昂琢屎茫由喜捎眯缕分趾涂蒲е种?,莲藕又大又脆?!背⒌教鹜返奶凡右汛蛩忝髂臧淹獾嘏笥岩窗炝杭庸こВ孟缜酌窃诩颐趴诰湍苷醯礁嗲?。
回首既往,一个个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子、改变了命运;一个个新农人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农业走上高质量发展新路。
展望未来,农业向着绿色可持续发展迈进,乡村越来越成为美丽的田园风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亿万农民群众必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大潮中过上更好的日子?。ú斡氩尚矗褐荛?、杨静、张志龙、刘洪明)
9月15日,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南张乡太赵村村民在晾晒玉米(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在大棚里种植的马铃薯(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