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从0到1”的坚守与突破:攀登科学高峰的那些“一生一事”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从0到1”的坚守与突破:攀登科学高峰的那些“一生一事”
新华社记者姜微、周琳
“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攀登科学高峰艰难路途中,无数科学工作者执着坚守,一生志在一事,择一事终一生,以“四个面向”为人生方向,为实现中国科技更多“从0到1”突破留下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8月1日拍摄的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上线发布会现场。新华社发
【故事一】王宏升:面向科技前沿做好“AI后盾”
晚9时许,夜色渐深,一阵闹铃响起,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算法与平台研究中心的“90后”工程师王宏升从满屏的代码中回过神来。他简单收拾了铺满项目资料的电脑桌,就出发去赶末班公交车。
“最近一年来,都是这样的工作节奏?!?王宏升说。他所在的工程师团队,正在对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进行迭代升级,面对的挑战更多,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2020年8月1日,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正式上线开源。这是一个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历时650余天科研攻关完成。在国外深度学习框架占据主要市场的背景下,这个平台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自主可控。
过去一年,这个“90后”成员占比高达80%的团队承担了天枢项目组最核心、最艰难的工作?!盎赝废胂耄颐峭瓿闪艘桓黾负醪豢赡芡瓿傻娜挝?。”王宏升说,“刚刚组建团队的时候,满打满算不超过10个人,要从头去开发这个体量巨大的任务,大家心里都没底,只有全身心去投入!”
开源开放平台,只是在科技前沿探索进程中的一个小片段。在王宏升心里,一直有一个“大梦想”:希望一步步解决我国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如今,之江天枢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已有66家生态伙伴?!拔颐前哑教鸥澜?,有信心吸引全世界的人工智能从业者和爱好者到中国的开源平台上做研发,让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汇聚到这里?!蓖鹾晟?。
5月29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故事二】刘庆:面向经济主战场跨越“死亡之谷”
在江苏,有一块2013年开辟出的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产研院的“当家人”,刘庆从金属材料工程领域的专业科学研究一路走向了更为广阔、也更为艰难的“科技转化”之路。
“科技创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让技术成果从实验室的研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刘庆说,从科学技术到产业成果,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他们就是“桥梁”,一头连着科研、一头连着市场。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接受采访(2019年1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目前,江苏产研院已培育建设了55家专业研究所,与细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了90余家联合创新中心,转移转化技术成果4500多项,衍生孵化科技型企业800多家,服务企业超过15000家。
“我们既非政府机构又非事业单位,既非高校院所也非成果转化中心,很多人说我们是‘四不像’?!绷跚焖?,通过这块试验田,产研院在新型研发机构运行、人才引进、资金使用、提炼企业需求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探索。“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只为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的通道全力以赴?!?/p>
9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空间光学三部副主任设计师王栋研究改进卫星载荷的调整机构?!⌒禄缂钦?张楠 摄
【故事三】王栋:国家所需,“火星眼睛”迅即响应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始了太空遨游。
火星高分辨率相机的团队却还处于“备战”状态,定期对太空中的相机状态监视及功能自检,等到“天问一号”抵达火星之日开机投入使用。
明年2月抵达火星后,探测器将开启“眼睛”观察火星,火星高分辨率相机就是探测器的“火眼金睛”。项目研制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光学三部一支30人团队承担,副主任设计师王栋就是其中一员。
9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空间光学三部副主任设计师王栋(左二)带领团队成员张博威(左一)、吴凡路(右二)、王征研究改进卫星载荷的调整机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自2016年下半年团队接到研发火星高分辨率相机的任务后,团队成员只有三年时间却要确保这一具有突破性的任务“万无一失”。
为了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挑战,王栋和其他成员付出极大的精力,他们为相机设置了比火星实际外部环境更苛刻的条件,做了数百次试验。有的试验持续近半个月,他们常常一盯就是24小时不眠不休。
9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实验室,空间光学三部副主任设计师王栋(左二)带领团队成员张博威(左一)、吴凡路(右二)、王征研究改进卫星载荷的调整机构。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在一次力学实验中,相机一项功能偶然失灵?!澳鞘毕钅恳丫械街衅冢蝗菪硎О??!迸骞收显蚝?,王栋及团队又花了近一个半月时间进行反复测试和验证,只为保障设备不再出现任何闪失。
千锤百炼,高分辨率相机不断提升适应力和智能化程度,也达到了“减肥瘦身”的效果,任务准时完成。如今,王栋一面兼顾火星相机在轨维护工作,一面又投入到另一个国家重大需求项目研发中,没有片刻停歇。
王振义在上海瑞金医院为病人看?。ㄗ柿险掌?。新华社发
【故事四】王振义:为人民生命健康,“找药”不计代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是白血病家族中最为凶险的一种,全世界曾经没有对它的有效治疗手段。
一名中国医学专家经过八年研究、测药无数,终于在三十多年前找到了“全反式维甲酸”,攻克难题。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内科血液学专家,如今已96岁高龄的王振义。
由于老先生当年朴实地希望全世界患者都用得起,这种被患者称为“特效药”的口服黄色小药丸,至今一盒也只要几百元,还可纳入医保,而治疗类似疾病的其他药品却高达上万元。
“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不计代价的?!苯饩龌颊叩奈侍?,是王振义一生不懈探索医学创新的源头,也是他接近百岁依然“停不下脚步”的原因。
王振义在上海举行的“院士+”西部儿科医师培训计划开班仪式上发言(2016年6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 摄
时至今日,王振义依然和血液科同事一起,每周拿出一个真实疑难病例做课题,年轻医生和学生提出困惑,提前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最后大家共同完成这场“开卷考试”。
“在一个领域不断钻研、刻苦学习,不要怕失败,成功的机会就来了?!蓖跽褚逅?。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明确方向、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勇攀高峰,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科学的浩瀚星空将更加耀眼。(参与记者:潘晔、朱涵、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