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22日电 题:放下渔网改“触网”,渔民上岸“卖风景”——江苏扬州沿湖村翻身记
新华社记者孙寅、蒋芳
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江苏省扬州市方巷镇沿湖村的农家乐特色餐饮一桌难订,民宿客栈,一床难求,近千名游客涌向陆地面积仅0.8平方公里的小渔村,火爆的人气令渔民们喜笑颜开,又有点招架不住。
就在十几年前,沿湖村还是远近闻名的“鱼花子村”,当地有句老话“鱼死了不闭眼,赚钱用不到晚”,意思是村民以船为家,辛苦一天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当日生活开支。2004年,全村人均年收入尚不足6000元。
“过去‘渔’就是沿湖村的穷根,但致富的方子偏偏也还是从这个‘渔’字里来的?!毖镏菔醒睾宓匙苤榧橇醯卤Χ约钦咚怠?/p>
那时候,邵伯湖里插满了围养鱼虾的竿子和渔网,渔民吃喝拉撒全在船上,养的鸡鸭鹅也在船边漂浮的草堆上落脚。不能正常用水用电还是小事,子女教育、就医更是大问题。从2007年起,沿湖村启动实施了填塘整地和渔民上岸定居工程,一部分渔民住进了统一规划下的“新渔小区”,每户建筑面积超过200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
刚住进新房的渔民们很开心,但很快又有了新的烦心事:上岸后,要改吃什么饭?放下渔网之后,又该拿起什么致富工具?
最开始的几年,以刘德宝为代表的党员带头整合湖滩养殖,先后开发出12900亩养殖水面、1500亩贝类养殖开发基地,以特色、集约养殖带动渔民们捧起了“新饭碗”。到2016年,沿湖村水产品产量达1100吨,产值47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64万元,比2004年翻了两番还多。
但很快,国家提倡生态?;?,而邵伯湖沟通高邮湖、京杭大运河,处于江淮生态大走廊范围内,彻底退养还湖是大趋势。截至2017年底,沿湖村已经退养约6000亩湖面,今年还将退养6000亩,届时将实现全部退养。
上岸定居、退养还湖,再加上长达半年的休渔期,不少手头才宽裕起来的村民们有了新的担忧,今后怎么办?
而就在这几年,随着村里生态环境的改善,邵伯湖湖滩原生态湿地每年越冬的天鹅多了起来,吸引了不少前来摄影、观赏的游客??赡茉诒鹑艘凰刀氖?,但喜欢琢磨的刘德宝却从中发现了致富的新点子——还是咬定“渔”字不放松。
“沿湖村的灵魂就是渔,绝对不能放弃。发展文旅新路子,还是要把渔业放在核心位置,深挖渔文化内涵,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绷醯卤λ怠?/p>
有大胆的渔民先试先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名叫马明斌。今年35岁的马明斌祖上好几代都是渔民,看到村里的发展布局后,毫不犹豫地投资十多万元搞起了“小马哥”渔家乐?!疤厣褪且桓觥省?,我们卖的不光是湖里的鱼虾,还有大片纯自然的生态湿地景观?!甭砻鞅笏?,北京游客黄女士从网上查到这一信息后,带着一家老小五口人来到沿湖村,入住“小马哥”渔家乐,体验扬州邵伯湖“渔文化”,临走时不吝赞扬沿湖村景美人更美,给了村民们莫大的信心。
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渔网,用互联网拓展致富路。大学生化明东、屠苏等毕业后返乡,把渔村民宿、土特产搬上了微信、淘宝和各种团购网站,互联网营销全面启动。沿湖村旅游特产芡实、野生菱米和清水鱼圆、美味虾饼、鱼肉水饺、菱秧包子以及邵伯湖鱼、虾、蟹等都在网上叫卖起来,游客动动手指,吃、住、行、购全部轻松搞定。
据统计,2017年,沿湖村旅游收入超2000万元。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渔家乐、水上船家、民宿客栈、渔歌渔祭等渔村文化、渔事渔节活动快速发展起来。
从“鱼花子村”到美丽乡村,从粗放捕捞到乡村旅游,渔民们的日子发生了质的改变。如今走在沿湖村,一排排二层楼房沿水泥路而建,家家户户门前有院,院子里的月季、格?;ㄕ孟恃?。今年,剩余的最后80余户渔民也将全部上岸定居。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